来源:巴中市纪委监委浏览:13134次发布时间:2024-06-17
图为南江县派驻教科体局纪检监察组干部在某乡镇九义校食堂储物间检查食材存放情况。
虚增数量的“数字餐”,监管缺失的“劣质餐”,以次充好的“营利餐”,巧立名目的“福利餐”,瞒天过海的“接待餐”……今年以来,南江县纪委监委聚焦学校“校园餐”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捞起来·钉着办”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室组地”联动,开展“体验式”监督,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健康。
“层层监管之下,挤占、贪污‘校园餐’资金的现象仍禁而不绝,这类违纪行为具有一定隐蔽性,有的票据经过修饰后与真实情况差异很小,有的指向也不明显,常规的监督检查还不容易发现。”在监督策略讨论中,“尖刀连”组长刘忠勇说道。
所谓的“尖刀连”是此次“校园餐”专项整治的攻坚队伍。为确保取得整治实效,南江县纪委监委打破单位壁垒,从系统内5个协作区及县教科局内审股、安监股抽调业务能手组建监督检查专班,由1名委领导牵头负责,内设线索排查、案件查办、成效评估等3个小组,对政策执行、权力运行、经营管理、责任落实等重点内容开展全面排查,坚决斩断伸向学生“饭碗”的黑手。
整治过程中,县纪委监委对近年来查办的校园“营养餐”案例进行类案分析,深挖发案规律及背后共性问题,梳理出“数字餐”“劣质餐”“营利餐”“福利餐”“接待餐”等5种典型违纪手段,并从“问学生、看现场、查账本”3个方面梳理出监督“十三招”,让监督检查从“大海捞针”转向“精准把脉”。
“学生普遍反映食堂的饭菜质量一般,但查看食堂账户却有较多资金盈余,并不是没钱提高供餐水平。”办案人员吴帅介绍,通过运用13个“关键招数”按图索骥,检查组在某乡镇中学循迹深挖,最终锁定套取食堂资金发放补助的违纪事实。
除了“队伍+技法”双向发力,县纪委监委还以专责监督撬动职能监管,督促教科、市场监管、公安、审计等行业部门加强信息互通、线索移交、协作联动,建立“一周一会商”协调机制,分线会商重点、研判疑点、攻坚难点;主要领导参与线索排查,对疑点问题、证据固定、责任划定等提出意见建议,及时校准工作方向。
截至目前,已排查学校19所、大宗食材供应商2家,发现“校园餐”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个,推动解决17个,纳入问题线索处置11件,立案9件。
案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监管漏洞,为根除病灶,县纪委监委破立并举、系统施治。针对个性问题,点对点向涉及的单位进行反馈;针对个别乡镇学校食材出入库签字走形式、报账票据不齐、大额使用现金支付等突出问题,向县教科局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其举一反三,加大监管力度。
此外,聚焦查处的“校园餐”领域典型案件,督促相关学校和监管部门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制度缺陷、责任缺失等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管措施。
“青椒肉丝、肉末蒸蛋、炒土豆丝……你看嘛,这是班主任老师昨天在家长微信群发的午餐照片,吃得还不错。”督查组在某乡镇九义校回访时,学生家长张某一边说着,一边拨动手机屏幕。
民生无小事,监督暖民心。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继续紧盯“校园餐”突出问题,严惩从学生“口中夺食”的腐败行为,以监督执纪成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校园餐”真正成为“良心餐”“放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