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清风苑 >> 部门连线 >> 正文

县民政局:“五治理”深入推进村(居)务公开

来源:县民政局浏览:9139次发布时间:2018-06-20 分享至:

       建好公开阵地,治理阵地不规范的问题。设计了全县统一的公开栏、公示栏、宣传栏741个3445平方米,新建或维修电子显示屏25个152平方米;新建村(居)务公开微信群576个,新加入微信群的群众共52000多人,涉及城乡(居)民户30000多户;新建村(居)务公开QQ群60个,新加入QQ群的群众4000多人,确保了公示阵地板块齐全、条目清晰、美观大方。

  明确公开内容,治理内容不全面的问题。编制了《南江县村(居)务公开指导目录》,明确了五项公开重点。参照上级有关法律和文件,理清了村(社区)应当公开的5大项(惠民惠农补助资金(政策)、强农支农项目、村(居)事务管理、三资管理、村(居)财务管理)25小项65个类别的内容。各村(社区)对照目录全面梳理应当公开的事项,利用多个公开阵地和多种公开媒介进行全面公开,有效解决了选择性公开的问题。

  落实公开形式,治理形式不丰富的问题。主要落实了公开栏、微信、短信、会议、入户五种公开形式。各村(社区)均设置了美观大方、防雨防晒、面积足够、方便群众的公开栏,将群众最关心的惠民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财务收支等内容进行了长期公示。突出以村(居)务公开微信群为载体,让常年在外、不能参加村民会议、行动不便的群众也能看得到、看得懂村(居)事务,累计发布村(居)务公开信息上万条。

  规范公开程序,治理程序不合规的问题。各村(社区)按照村委会提出公开事项的具体方案和内容、监督委员会审查签字、两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存档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五个程序规范村(居)务公开工作,有效解决了程序不规范问题。

  打通监督渠道,治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打通了村(社区)监督委员会、群众、乡镇纪委、乡镇民政所、县级部门五个监督渠道,将村(居)务公开置于广大群众和各级部门的监督之下。制定和完善了村(居)务公开监督制度,切实发挥了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监督作用和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乡镇纪委和民政所工作人员、县级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加入了各村(社区)微信群,乡镇和县级部门可以随时掌握各村(社区)的公开情况,而无需现场查看,切实解决了村(居)务公开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共南江县纪委 南江县监察委员会主办

信息报送邮箱:qfnj_mljj@163.com

蜀ICP备09027567号-1 川公网安备51192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