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要闻窗 >> 廉政要闻 >> 正文

市委第三巡察组提级巡察南江县纪委监委机关工作动员会召开

来源:县纪委监委浏览:34683次发布时间:2024-09-04 分享至:

  根据省委巡视工作统一部署和市委安排,2024年9月3日,市委第三巡察组提级巡察南江县纪委监委机关工作动员会召开。会前,市委第三巡察组组长王鹏主持召开与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罗英杰的沟通见面会,通报了巡察工作安排。动员会上,省委第三巡视组副组长汤文辉到会指导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张劲松就配合做好巡察工作提出要求,王鹏作了动员讲话,罗英杰主持会议并作表态发言。

  市委第三巡察组副组长、巡察组联络员和巡察专员出席会议,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派驻(出)机构负责人,个别退休干部代表参加会议。

  汤文辉强调,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提级巡察的重大意义,南江县纪委监委机关要切实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查摆、全面梳理系统内的问题和不足,实事求是向提级巡察组反映问题;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干部职工如实反映问题作出表率。要同频共振,切实做好提级巡察的配合保障,全力支持、倾力配合,高度重视汇报材料的撰写,认真对待工作资料的提供,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公开发布,强化组织保障,同步抓好纪委监委近期重点工作。要强化担当,坚决严守提级巡察的纪律要求,县纪委监委要坚决做到忠诚老实、表里如一,市委巡察组的同志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基层减负系列规定要求,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共同完成好本次提级巡察任务。

  张劲松要求,要深刻理解把握党中央和省市委巡察工作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巡察的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深刻理解把握开展本轮巡察的现实要求。被巡察单位要主动接受监督,自觉站在共同查找差距的高度主动配合巡察,搞好联络服务,提供必要保障,畅通信访渠道,落实安全保密措施;要深入查找问题,通过与巡察组共同查找差距、抓好整改提升;要严明巡察纪律,自觉遵守、严格执行配合巡察工作纪律要求。市委巡察组要精准发现问题,既发现新问题、掌握“活情况”,又透过现象看本质、找症结,推动问题解决;要坚持同题共答,既要从严监督,也要信任支持,推动被巡察党组织与巡察组同向发力;要坚持严于律己,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纪律规定,切实维护好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王鹏指出,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巡察工作有关规定,巡察组将围绕“四个聚焦”,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委中心大局开展政治监督,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协同贯通,对党委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履行职责的监督等情况,以及贯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方针,日常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等情况开展政治监督。县纪委监委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支持配合巡察组开展工作,增强接受监督和自我监督的意识,如实向巡察组反映情况,确保巡察任务圆满完成。

  罗英杰表示,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带头讲政治、讲纪律、讲规矩,自觉把接受提级巡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肃认真接受监督检查。以过硬的政治作风全力支持配合,做到资料第一时间报送,人员第一时间到位,要求第一时间落实,精细化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狠抓问题整改,对巡察反馈的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对巡察组提出的建议意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把巡察成果转化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动实践,全力推动南江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悉,市委巡察组将在南江县工作一个月左右。巡察期间分别设专门值班电话:15775710019,电子邮箱:bzswxc3z@163.com,并在南江县光雾山大道朝阳段党政中心111室设置现场接访点,在巡察组驻地(金枫名人宾馆停车场入口处)、南江县党政中心四楼县纪委监委机关公示栏旁设置了巡察意见箱。巡察组受理电话时间为工作日9:00—18:00,信访受理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此外,干部群众可以通过扫描向社会公开的“四川码上巡”二维码,在现场巡察期间便捷提交信访举报。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巡察工作相关规定,市委巡察组主要受理反映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含已离退休、已调离)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聚焦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等情况,以及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的问题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察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照规定由被巡察单位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共南江县纪委 南江县监察委员会主办

信息报送邮箱:qfnj_mljj@163.com

蜀ICP备09027567号-1 川公网安备51192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