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红叶颂 >> 忆王瑛 >> 学习动态 >> 正文

向王瑛同志学习 提高六种能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教育局 浏览:6416次发布时间:2009-04-15 分享至:

    王瑛书记已离去,但其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深切缅怀王瑛书记,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奋发有为,积极探索,不断开创纪检工作新局面。

    一、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博大的胸怀,提高自身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吸引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合力。王瑛遇到关于教育系统的信访件,都是立即批阅,有时打电话嘱托我们要认真处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一件事情最让我们感动:黄霞,家住八庙乡农村,2007年7月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四川农学院,但一家人却是忧心忡忡。因为黄霞父母都在家务农,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王瑛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把黄霞叫到自己办公室,详细询问了黄霞的情况,鼓励黄霞要有勇气克服困难,并当即决定每月资助黄霞生活费500元,帮助黄霞读完大学。当时,王瑛已经身患重病。王瑛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我们向王瑛学习,就是要像王瑛一样察民情、解民难,以心恤民,以情感人,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王瑛科学管理队伍,从高从严要求纪检队伍,并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单位全面推行人事改革,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双向选择,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王瑛的带领下,南江县纪委监察局履职尽责,办理疑难案件、典型案件50多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三、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创新思路,提高队伍的创新力。

    王瑛要求我们,工作上要不断解放思想,勤于思考,深入实践,深入调查,深入研究,才能使我们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王瑛创造性地提出了纪委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五个零”工作方法和全县各行政村设立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不断开创南江纪检工作新局面。

    四、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恪尽职守,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检验每一位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标尺。“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思路再好,如果不付诸实施、不执行到位,终将成为纸上谈兵。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王瑛领导下,县纪委组织讨论制定了《关于严明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监督的纪律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名义务监督员,县纪委监察局落实专人24小时接访,并在重灾乡镇集中设立现场投诉点,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抗震救灾期间,王书记直接批示处理有关抗震救灾信访举报36起,解决群众具体问题14起,确保了国家发放给南江县的上亿元资金、成千吨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我们学习王瑛,就是要学习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履职,恪尽职守,奋发进取,全心全意干工作、解难题、谋发展、促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新业绩、新成效、新亮点。

    五、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维护公平公正,提高团队的公信力。

    公信力强,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单位就将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就犹如无根之木,无水之鱼,工作就将一事无成。为此,王瑛要求纪委干部公平公正地办事,要把维护公平公正贯穿工作的始终,带头依法严格公平公正办事,带头规范执法、执纪、执规,带头排除干扰,带头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王瑛敢于坚持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得到上级纪委的肯定,王瑛先后被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表彰为“办案先进个人”,被中央纪委、监察部表彰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我们向王瑛学习,就是要像王瑛一样,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以“为公”和“为民”作为纪检工作的着眼点,从思想上真正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各类信访举报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做到严格执纪、文明执纪、公正执纪。

    六、向王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团队的“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就是要提高抵御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侵蚀的能力。王瑛从来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切实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我们学习王瑛,就是要像王瑛一样坚持不懈地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使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并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工作责任,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具体措施。

    活着,王瑛是一面旗帜;倒下,王瑛是一座丰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共南江县纪委 南江县监察委员会主办

信息报送邮箱:qfnj_mljj@163.com

蜀ICP备09027567号-1 川公网安备51192202000109号